持續創新,共創共享
AOA 工藝,全稱 Anaerobic-Oxic-Anoxic(厭氧 - 好氧 - 缺氧)工藝,是傳統 AAO 工藝的重要改進和優化變型。它主要針對傳統 AAO 工藝在處理低碳氮比污水時存在的碳源競爭和脫氮除磷效率受限問題而發展起來的。
1. 高效脫氮除磷:在單一系統中實現生物脫氮和生物除磷的高效協同。
2. 優化碳源利用:更合理地分配有限的有機碳源,優先滿足生物除磷的需求,同時保證足夠的反硝化脫氮。
3. 解決矛盾:緩解聚磷菌和反硝化菌對碳源的競爭矛盾。
AOA 工藝的核心在于改變了反應區的順序和功能,具體流程如下:
? 進水情況:進水(含原水碳源)和來自好氧區的回流污泥(含聚磷菌)首先進入厭氧區。
? 主要反應:
? 聚磷菌利用進水中易生物降解的揮發性脂肪酸作為碳源和能源,將體內儲存的聚磷酸鹽分解,釋放出正磷酸鹽到水中,同時合成細胞內儲存物(如 PHB/PHV)。
? 部分復雜有機物被水解酸化菌分解為 VFAs,為聚磷菌提供底物。
? 功能:工藝的第一個反應區,主要進行聚磷菌的釋磷和有機物的水解酸化。
? 關鍵條件:嚴格厭氧(DO≈0),無硝酸鹽(NOx?)。
? 目的:為后續的好氧吸磷創造必要條件(使聚磷菌處于 “饑餓” 狀態)。
? 進水情況:來自厭氧區的混合液進入好氧區。
? 主要反應:
? 硝化作用:氨氧化菌將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氧化菌再將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
? 好氧吸磷:聚磷菌利用在厭氧區合成的儲存物(PHB/PHV)作為能量來源,大量吸收水中的正磷酸鹽,合成聚磷酸鹽儲存在體內(遠超過厭氧釋放的量),實現磷的去除(通過后續排泥)。
? 剩余的有機物被好氧異養菌氧化分解為 CO?和 H?O。
? 功能:工藝的第二個反應區,主要進行硝化作用、聚磷菌的好氧吸磷以及有機物的進一步氧化分解。
? 關鍵條件:充足溶解氧(DO > 2mg/L)。
? 目的:完成氨氮的硝化、磷的過量吸收以及剩余有機物的礦化。
? 進水情況:來自好氧區的混合液(富含硝酸鹽)進入缺氧區。
? 主要反應:反硝化菌利用水中的內源碳源或進水中殘留的緩慢降解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碳源),將硝酸鹽逐步還原為氮氣逸出。
? 功能:工藝的第三個反應區,主要進行反硝化脫氮。
? 關鍵條件:缺氧狀態(DO < 0.5mg/L),存在硝酸鹽(NO??)。
? 特點:由于主要的易降解碳源在厭氧區已被聚磷菌優先利用,缺氧區可利用的碳源相對較少,因此反硝化速率可能較慢,需要足夠的停留時間。
? 目的:將硝化產生的硝酸鹽轉化為氮氣去除,完成脫氮過程。
1. 碳源優先供給除磷:這是 AOA 區別于 AAO(Anaerobic-Anoxic-Oxic)最核心的優勢。在厭氧區,易降解碳源首先且專一地提供給聚磷菌用于釋磷和儲存 PHB,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生物除磷的效果,尤其適用于進水碳源不足的情況。
2. 緩解碳源競爭:將缺氧區置于好氧區之后,進入缺氧區的硝酸鹽是由好氧區硝化產生的。此時,進水中大部分的易降解碳源已在厭氧區被聚磷菌消耗掉,進入缺氧區的碳源主要是難降解或緩慢降解的有機物以及微生物的內源代謝產物,有效降低了聚磷菌和反硝化菌對同一優質碳源的直接競爭。
3. 高效的除磷效率:由于聚磷菌優先獲得了優質碳源,其釋磷和后續吸磷能力得到保障,通常能獲得比傳統 AAO 工藝更高的生物除磷效率。
4. 良好的脫氮能力:雖然缺氧區碳源受限,但通過合理設計(足夠的缺氧區容積、較長的污泥齡),利用內源碳源和殘留的緩慢降解有機物,仍然可以實現有效的反硝化脫氮。
5. 簡化回流:通常只需要污泥回流(將從二沉池沉淀下來的污泥回流到厭氧區)。取消了 AAO 工藝中從好氧區末端到缺氧區前段的硝化液內回流,因為缺氧區直接位于好氧區下游,硝化產生的硝酸鹽自然流入缺氧區,降低了能耗和系統復雜性。
6. 污泥齡設計:由于需要同時滿足硝化菌(長泥齡)和聚磷菌(相對較短泥齡)的生長需求,AOA 工藝的污泥齡通常設計得比單純除磷系統長,比單純硝化系統短,是一個折中值(例如 10-20 天)。
對比項目 | AOA 工藝 | AAO 工藝 |
反應區順序 | 厭氧→好氧→缺氧 | 厭氧→缺氧→好氧 |
碳源分配 | 易降解碳源優先供給聚磷菌 | 聚磷菌與反硝化菌競爭易降解碳源 |
回流系統 | 僅需污泥回流 | 需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內回流 |
除磷效率 | 較高(聚磷菌優先獲碳源) | 相對較低(碳源競爭影響) |
脫氮碳源 | 以內源碳和緩慢降解碳為主 | 可利用較多易降解碳源 |
能耗水平 | 較低(無硝化液內回流) | 較高(硝化液內回流耗能) |
1. 缺氧區反硝化速率較低:由于進入缺氧區的碳源質量較差(難降解 / 內源),反硝化速率通常比傳統 AAO 工藝的缺氧區慢。這需要更大的缺氧區容積或更長的水力停留時間來保證脫氮效果。
2. 對進水水質波動敏感:進水碳源濃度和組成的波動會影響厭氧區釋磷效果和缺氧區反硝化效果。
3. 溶解氧控制要求高:好氧區末端溶解氧需要精確控制,既要保證硝化完全,又要避免過高的 DO 隨混合液進入缺氧區破壞缺氧環境,影響反硝化。
4. 污泥齡矛盾:硝化菌需要較長泥齡,而聚磷菌在長泥齡下可能發生二次釋磷。需要通過優化設計和運行參數(如排泥策略)來平衡。
5. 內源反硝化效率:依賴內源反硝化,其速率和程度相對較低。
AOA 工藝特別適合于處理以下特點的市政污水或工業廢水:
1. 低碳氮比污水:即 BOD5/TN 或 COD/TN 較低的污水,碳源相對不足。
2. 對除磷要求較高:需要高效生物除磷,且希望盡量減少化學除磷藥劑用量的場合。
3. 現有 AAO 工藝升級改造:可通過調整隔斷和流態,將傳統 AAO 的缺氧區移到好氧區之后,改造成 AOA 模式。
AOA 工藝通過巧妙地調整反應區順序(厭氧→好氧→缺氧),實現了碳源優先供給生物除磷的核心目標,有效緩解了傳統 AAO 工藝中脫氮與除磷的碳源競爭矛盾。它在處理低碳氮比污水時,尤其是在保證高效生物除磷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雖然缺氧區的反硝化效率可能因碳源受限而面臨挑戰,但通過合理的設計和運行優化(如保證足夠缺氧容積和泥齡),AOA 工藝仍然是一種高效、節能且應用前景廣闊的同步脫氮除磷主流工藝。
掃二維碼 微信關注
詳細咨詢
聯系綠豐環保
12年專注食品工業水治理一站式服務
在這里統統幫您解決!
地址:河南省新鄉市國家863新鄉科技產業園T12
15343739724